开篇一问:
哪里能看到“中国皇家琉璃”?
(资料图)
故宫!
那里有绚丽多彩的琉璃。
黄、绿、黑等色琉璃瓦和琉璃装饰,
是富丽堂皇、不可多得的顶级艺术品。
还有北海公园、颐和园等古建筑,
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当代建筑,
那里的琉璃也是流光溢彩。
更有!这些引人注目的琉璃的出处:
“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渠村
【2·24精彩直播,就锁定这里】
♥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中国琉璃,
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
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
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2023年2月24日10时,
来自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这场直播,
其所观所达、聚焦萦绕,
皆是琉璃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气息。
琉璃渠村,
经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
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位于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
琉璃烧造工艺,
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技艺,
已经被北京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从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
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
过去,除了皇家建筑和大的庙宇,
民间不得使用黄色琉璃瓦。
但琉璃渠村被御批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
岁月流转,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这场大型直播,
将聚焦古老的非遗工艺焕发新生……
【四方联手!传承皇家琉璃技艺,赓续首都城市文脉】
琉璃渠村,
作为曾经的皇家琉璃之乡,
是皇家琉璃工艺的核心聚集区与蓬勃发展地。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作为传承760年窑火不熄的皇家琉璃窑厂,
亦是皇家琉璃发展全时期的核心代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保留琉璃制品古法生产工艺”的工作部署,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与金隅集团,
四方携手!
以“官式琉璃技艺”与“琉璃文化”为内核,
利用琉璃窑厂,
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创意园区。
传承皇家琉璃技艺,
赓续首都城市文脉,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提升与精心筹备,
2023年2月24日,
就在西山脚下、永定河畔,
昔日皇家官窑处,
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将拉开帷幕:
“琉光溢彩 薪火相传——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窑火重燃”
届时,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强大的直播团队,
将带网友与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学会、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市门头沟区区委区政府、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报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媒体朋友们一起,
共同见证:
760年的皇家官窑窑火重燃!
那一刻,侧耳倾听,
焕然新生的“中国皇家琉璃”真的会说话:
道出的是古老的中国故事,
讲述的是精湛的非遗技艺……
●直播亮点预告1:琉璃施釉
门头沟琉璃渠官式琉璃烧造,
从辽金元代至今已有760年历史。
官式琉璃的烧制要求极高,
第一次烧制成素坯,
出窑后再施釉进行二次釉烧。
直播现场,
已经经过十多道工序,
完成了素烧和主体施釉环节的琉璃走兽,
将被完成施釉。
施釉是为琉璃注入色彩的关键工序。
其实,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大放异彩、形成一道璀璨的文化符号的形态各异的琉璃制品,无不历经20多道工序、千度窑火淬炼……
●直播亮点预告2:送坯入窑
直播现场将呈现:
护送琉璃釉坯入窑的实时精彩。
釉烧装窑因构件表面已施满釉,
装窑程序比较复杂,
件与件之间不能有任何挤靠,
否则釉会粘连在一起……
釉烧装窑门道很多,
无论构件大小,
均需用支条、支钉将每个构件底部和相互挤靠的无釉面支撑起来,
将物件之间隔成间隙,
避免釉面相碰。
同时还需用架板将上下层构件隔开,
防止釉料流入架板上,
将坯件粘在一起。
大件产品需放在釉窑上部,
每一架装完后仔细检查,
如有釉彩碰落需随装随搭色(补釉),
避免烧后形成缺釉现象。
釉装完成后,
工匠们便要进行封窑门的环节。
●直播亮点预告3:窑火重燃
直播的高潮,
将带领大家共同见证,
拥有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窑火重燃!
为什么是“重燃”?
因为2013年老厂关停后,
窑厂熄灭了窑火,
老厂匠人、职工们对窑火重燃充满了期盼,
窑火也即将重燃他们毕生的热爱。
火种灯、引火、点燃火把、重燃古窑!
直播中还有皇家琉璃技艺的介绍。
比如,窑火的烧造分素烧和釉烧。
有的需要团队协作,
有的依靠单人独立完成,
温度、时间千差万别。
仅一个好窑匠,
就需有三年以上的学徒经验,
完全驾驭要十年功……
●直播亮点预告4:薪火相传
琉璃的制造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琉璃,被创作者赋予生命。
光泽、水头儿,
忽光忽影、似静似动。
几百年来,琉璃的生命愈见丰厚:
从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十多种。
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
到了现代,
故宫、颐和园、皇陵等皇家建筑,
每次大修、改造使用的琉璃砖瓦和饰件,
基本都由琉璃渠窑烧制。
琉璃渠承载皇城、园林建设使用琉璃物件的重任,
几百年的琉璃生产世代相传。
取沧海一粟,诗意扑面:
皇家琉璃古法烧制技艺的匠人们,
有着浪漫的称呼以及严格的区分:
【吻作】,琉璃烧制中负责工艺造型和制作模具的匠师;
【窑作】,琉璃烧制中专业烧窑的窑匠;
【釉作】,琉璃烧制中配釉炼铅并掌握釉方秘诀的匠人。
这诗意的背后,
是经过岁月锤炼的琉璃精神,
且已深深融入到每一代琉璃匠人的血脉之中。
“琉光溢彩 薪火相传——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窑火重燃”直播,将在北京时间客户端、BRTV新闻新媒体账号矩阵上播出,包括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新浪视频、百度等平台。
请戳二维码▼
BRTV新闻 二维码
北京时间 二维码
———— END ————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社